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新闻公告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30,429
2025年09期
理论视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曹蕾;赵春明;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重要抓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历史观和实践论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帮助青少年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实干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深入思考,通过数字化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通过实践化教学破除“离身困境”。同时,需要构建教研协同、资源共享、评估激励的支持体系,形成教师愿教、学生乐学、社会争助的良性循环。

2025 年 09 期 No.524 ;
[下载次数: 45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史融入思政课教学

胡水清;

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史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在理论来源、目标导向、内容契合等方面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有利于在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中坚定历史自信,培养具有廉洁自律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此项工作,可从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培训、打造阶梯式课程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数字教育平台、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融入的有效路径。

2025 年 09 期 No.524 ;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2VSZ104)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1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课改探索

课堂语言表达助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

莫广云;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思政学科的本质要求。传统教学存在对思维难以把握、忽视思维训练、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不一致的问题,可以从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视角切入,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输出,通过可物化、可视化、可操作的语言表达活动对思维能力全过程进行训练。搭建思维化语言表达教学平台,构建语言表达模型,设计“三段两结合”的语言表达训练模式,构建学生语言表达评价体系,实现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要求相一致,促进思维品质提升。

2025 年 09 期 No.524 ;
[下载次数: 7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概念解构到素养落地的教材解读

徐传信;

教材作为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载体,唯有对其深度解读,才能精准把握教学核心。通过解构基本概念构建知识内核,梳理章节逻辑重组知识体系,活用教材栏目激活生活情境,贯通学段衔接构建育人链条,锚定素养目标引领育人实践,构建从概念解构到素养落地的解读路径。该路径旨在突破传统知识传授模式,通过学科思维训练、知识结构化整合、生活化情境创设等策略,深化学生文化认知,培育辩证思维与文化自信,实现从知识解构到素养建构的育人跃升。

2025 年 09 期 No.524 ;
[下载次数: 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实践

徐海霞;

新时代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增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可以通过党建工作领航铸魂、“思政小课堂”筑牢阵地、五育并举融通资源、“社会大课堂”协同合作,激活爱国主义的精神密码、擦亮爱国主义的育人底色、厚植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涵养爱国主义的磅礴力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

2025 年 09 期 No.524 ;
[下载次数: 1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新闻公告

下载中心

链接中心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